找到相关内容938篇,用时7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布萨制度的研究

    听说契经。”(《分律》)[16]  诸比丘不知应说何法,以是白佛。佛言:“应赞叹三宝、念处、正勤、神足、根、力、觉、道,为诸施主赞叹诸天。(《五分律》)[17]  ------------------...分律》的记载,佛陀指示比丘们在布萨时,应为信众说《契经》(即《杂阿含经》)。《五分律》说得比较详细,说比丘布萨时,应赞叹佛、法、僧三宝,说念处正勤、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等三十七...

    罗 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0551880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光学》(1)

    作不应作的律仪。菩萨学处的“处”字,也可以指法门,如念处等;也可以指行道之场所,凡菩萨所行履之处,随时随地修菩萨法门,皆是菩萨学处。本文所指则两种意义皆含括在内。近代太虚大师重新拟订在家   、出家...创立“姓出家,同为释氏”的僧团,以六和敬作为共同生活的轨范,以慈悲包容作为待人接物的圭臬,不但打破了种族的界限与阶级的差别,更使得佛法得以流布十方,并且与各地文化水乳交融。佛光山开山伊始,即订定“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5651954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法僧三宝》(1)

    而断尽三界有漏烦恼,远离生死系缚之智慧。   □即佛菩萨等所修之行。广义而言,即虔信《大般涅槃经》,舍俗出家,护持性重戒、息世讥嫌戒等,住于不动地;又观其身无我,得念处,住于堪忍地;复观圣谛,了达... 三、说障法无畏:佛陀阐示修行障碍之法,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。   、说尽苦道无畏:佛陀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。   “三念住”又作三念处、三意止,指佛陀以大悲摄化众生,恒常保持正念正知的心境,即使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551969.html
  • “ 马郎妇 ” 事典考论 —— 兼谈观音形象的女性化

    。盖诸法平等,法性无别。烦恼种种,皆蕴真谛,都可由之起心悟道,趋向佛地。若作分别想,便堕魔障,一叶障目,而未得佛之三昧。故隋释智顗说,灌顶撰《念处》卷言, “ 烦恼即菩提,菩提即烦恼。故净名云:佛... “ (唐)宪宗元和年 ” 目下云:   马郎妇者出陕右。初是,此地俗习骑射,蔑闻三宝之名。忽一少妇至,谓人曰: “ 有人一夕通《普门品》者,则吾妇之。 ” 明旦诵彻者二十辈,复授以《般若经》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1051981.html
  • 现代中国佛学研究方法论反省

    有了佛教。佛所传教法又称为原始佛学,其内容即“三法印”(诸行无常、诸法无我、涅槃寂静)、“圣谛”(苦、集、灭、道)、“八正道”(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)、“十二因缘(无明缘行、行缘识、识缘名色、名色缘六入、六入缘触、触缘受、受缘爱、爱缘取、取缘有、有缘生、生缘老死、老死缘无明……)与“三十七道品”(念处正勤、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)。[ix]原始...

    冯焕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4252302.html
  • 唐代安西榆林25窟之卢舍那佛

    是以卢舍那佛、阿弥陀佛与弥勒佛为其造像主题。  小南海中洞为北齐禅僧僧稠所修行的窟洞,从其门口之刻文可知其禅修之精神是以《涅槃经》之念处为基础,并以华严法界精神为依归;大住圣窟则为北齐末高僧灵裕于隋代...于身光照十道众生之境界,实际造像为在佛身上画天、阿修罗、人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等各道众生,如敦煌428窟南壁之卢舍那像等。参考赖鹏举<南北朝末期中国北方兴起的卢舍那造像> (未刊稿)及<~六世纪中亚...

    赖文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1452375.html
  • 地皎法师:我与地藏菩萨之因缘(1)

    的肤色。当下我起了一念忏悔心,心想,这一色身就如同是一条五彩缤纷的丝巾,亮丽的外在虽引人眩目,里面却包藏著一堆污秽的粪土。我以念处的「观身不净」,观照自性,放下执著与分别,此时一心朝拜的专注力不但未...陡坡的挡土墙、水土保持之有机土回填与植栽、改良地质的灌浆工程、补强山区周边坡等,一方面则下山呼吁化缘,筹措整修灾变之庞大经费,祈使大众能共同发心修护圣地。  中卷之三:恭塑地藏金身  ◎恭塑缘起  ...

    地皎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3052679.html
  • 三藏结集

    尊者即升高座告诸比丘说:“我现在自己宣说论藏,明显所了义,所谓念处正勤、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圣道分、无畏、无碍解、沙门果、法句、无诤、愿智以及边际定、空无相、无愿、杂修诸定、...三藏结集   甲一:一、五百结集;二、七百结集;三、第三次结集;、大乘结集。  乙一、五百结集: 释迦如来出生在释迦族姓中,于摩揭陀国成等正觉,又在婆罗痆斯转妙法轮,最后于拘尸那城壮士生地入涅槃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1753036.html
  • 部分佛教名词解释

    行位之修证,得进入菩萨金刚干慧等位。则能得三乘共十地金刚菩萨地,此称为金刚干慧等十地。金刚干慧地,乃至佛之十地,即谓菩萨能依方便力修六波罗蜜、十波罗蜜,同时顺次行念处,乃至佛十八不共法,经前九地至佛...。修行人每易误认相似之悟境(觉受),为真实究竟的悟境(证解),所以会产生各种慢心及骄狂和误解;辨别觉受与证解为学密之要事。又觉受与证解非仅指大手印修法而言,乃通显密一切修法。如加行道位,则是觉受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11953765.html
  • 佛教部分有关"三"的名词简解

    四谛的道谛中,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法门,叫做三十七道品,亦称三十七菩提分法。其中包括:念(处)、正、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、八正道。了生死苦即念处,而其离贪爱中持戒生定,即正勤、如意...自六欲天,中至人界大洲,下至无间地狱。(2)色界:在欲界之上,为有形的物质,以其禅定的深浅拙妙分为级,叫作“禅天”。(3)无色界:在色界之上,到了此界为无物质世界,唯以心识住于深妙的禅定,有天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2053831.html